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刘伊灵)新学期伊始,为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防毒、拒毒意识,营造浓厚的校园禁毒氛围。衡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深入全市19所高职院校,以“青春至美 湘伴无毒”为主题,采用禁毒讲座、线上直播、禁毒游戏、户外宣讲等多种方式,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据统计,该所9月共组织参与了19场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受众超过17000人。
禁毒课堂 干货满满
“奶茶、跳跳糖、巧克力,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只是普通的食品吗?”新学期迎新活动刚刚结束,衡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讲团就深入各大职专高校,从毒品的认知、毒品的危害、如何识别毒品“陷阱”到禁毒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真实案例,展开系统性讲解,向同学们普及吸食含依托咪酯的“上头电子烟”的危害。
课堂上,戒毒民警结合实际,采取有奖问答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有效识别毒品的伪装身份。同时,邀请戒毒先进典型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讲述沾染毒品对自身、家庭、社会的巨大危害,以及树立信心戒断毒品重返社会的辛酸历程,告诫学生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引导同学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提高防范意识,谨慎交友,不进入治安复杂场所,并倡导大家将禁毒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为创建“无毒校园”和无毒社会贡献力量。
户外宣讲 近距交流
新学期新起点,衡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讲团深入军训、课间操等现场,与学生打成一片,面对面交流互动与毒品的故事。戒毒民警结合自己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岗位的亲身经历,让入校新生进一步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家庭甚至是社会的危害。
“新学期赢在起跑线上,同学们要不要吃‘聪明药’?”“常见的毒品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远离毒品侵害呢?”操场上,衡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治科科长马翔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围绕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禁毒相关法律法规,向学生们做了详细的讲解,重点介绍了已被列管的依托咪酯、氢溴酸右美沙芬等麻精药品的滥用危害和潜在威胁,让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新精神活性物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
同时,通过禁毒知识展板、毒品仿真模型,让学生们在轻松欢快的互动中,“零距离”认识和了解什么是毒品,特别是对当前依托咪酯这一类新型的新精神类物质毒品有了全新的认识,切实扣好防毒拒毒的“第一粒扣子”。
“这是大麻,这是摇头丸,这是冰毒……这些都是毒品,还有新型毒品‘开心水’‘奶茶’‘跳跳糖’等。”戒毒民警指着毒品仿真模型,向围观的学生逐一讲解介绍。大家仔细观看毒品的形状、颜色、包装,认真聆听民警讲解新型毒品的种类、辨别毒品的方法。“这些竟然都是毒品!以前我一直以为毒品就是鸦片、海洛因,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现在的新型毒品伪装成食品的样子,不清楚的人还蛮难分辨出,以后可一定要提高警惕!”常宁市正雄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王同学感慨不已。
平台直播 打开“视”界
为进一步扩大禁毒宣传辐射面,衡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讲团创新传播媒介,在部分学校采用了线下课堂+线上直播同时授课,增强禁毒宣传教育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直播平台上,戒毒民警通过讲解和有奖问答等形式,详细介绍毒品的种类、危害以及防范毒品的有效方法。学生们在教室全神贯注观看直播,被讲师的讲解深深吸引。互动环节中,学生们通过线上留言的方式积极提问,讲师耐心地一一解答,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禁毒知识的理解。
“没想到朋友圈里卖的DC减肥药竟然是毒品!”“小小邮票居然有这么强的致幻性。”同学们在评论中热火朝天地讨论,纷纷表示未来一定会提高警惕、擦亮双眼。
主题游戏 寓教于乐
禁毒飞行棋、禁毒飞镖、禁毒“眼疾手快”......五彩斑斓的横幅、醒目的禁毒标语以及琳琅满目的游戏摊位,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衡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讲团不断创新禁毒教育教育,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同学们广泛参与,沉浸式体验,使禁毒教育更加入脑入心。
“没想到平时在集市上玩的飞行棋,在学校也能玩到,这次我答对了3道题,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对毒品种类有了更多的了解。”刚参加完禁毒飞行棋的环境生物职业学院临床医学系李同学开心地说。活动现场,同学们通过过关的形式集齐印章,赢得定制文创产品,大家纷纷表示:“这种禁毒学习方式太有趣了”。
护航青春不“毒”行,展现司法行政禁毒新作为。9月开学季以来,衡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讲团足迹遍布雁峰区、珠晖区、衡南县、衡阳县、耒阳市等多个县市区,以有生气、聚人气、接地气、冒热气的方式,将禁毒宣传知识送到青少年的身边,有效发挥司法行政系统戒毒机关职能优势和行业特点,营造了多层次、全覆盖、广参与的禁毒宣传教育声势,为推动形成全民禁毒的浓厚氛围贡献了衡阳强戒力量。
责编:王汝福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